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课后问答题

2024-05-21 来源:桦陀教育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课后问答题

一、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

1.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认识与发展统一的过程

2.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多个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1. 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 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原则

3. 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探究的原则

4. 启发思考,交给方法的原则

5. 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实际的原则

三、常用教学模式

1.启发-引导模式(激发动机—引导观察—启发思维—练习运用—巩固深化) 2.自学-讨

论模式(提出问题或明确主题—指导自学—讨论交流—成果总结) 3.探究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和表述问题—猜想与假设—证据论证、结论—评估与应用)

4.课题研究模式(发现提出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实验研究—总结交流)

异质分组—明确任务—组内合作学习—全班讨论交流—总结评5.合作学习模式(

价)

四、常用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教师主要用语言,辅以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发展能力的方法。

2.讨论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促使好

学生获得知识、发展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

3.谈话法——介于讲授法和讨论法之间,是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与学生

对话,引导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4.实验法——把观察、实验这种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

起来,就构成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实验法。 5.阅读法

五、常用教学策略

1.概念转变策略

2.任务驱动策略

3.图示策略

4.分层教学策略(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分层练习、分层评价)

六、物理教学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独特性

3.价值潜在性

1

七、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原则

2,优先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5.个性原则

八、教学设计原则

1.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相统一的原则 2.整体设计和要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规范性和创造性兼顾的原则

4.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并重的原则 5.教师与学生交互协调的原则

九、教学设计的内容

1(制定教学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3.分析学生和教学环境

4.选择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5.利用开发教学资源

6(制定测评工具

7.教学反思和修改

十、说课的基本内容

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过程、说实验。

十一、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 2. 能够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物理学习情景 3. 能够发展学生的能看,是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十二、中学物理实验分类

1. 演示实验

2. 学生分组实验

3. 边学边实验

4. 课外实验与制作

十三、演示实验的作用

1.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探究欲望

2. 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与认识规律

3. 进行观察和思维训练,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 4. 提供示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和良好的实验作风 十四、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

1. 要有明确的目的

2. 要明显和直观

3. 要安全可靠,确保成功

4. 要有启发性

2

十五、演示实验教学中的观察指导策略 1. 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 2. 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理清观察思路

3. 纵横对比,把握事物特征

十六、学生分组实验的分类

1. 基本仪器使用训练性试验

2. 测定性实验

3. 验证性试验

4. 探究性实验

十七、基本仪器使用训练性试验的教学要求 1. 逐步养成正确认识基本量具、仪表的习惯 2. 遵循操作规范,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 3. 逐步掌握实验操作的规范操作 4. 学会正确读数

十八、验证性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教学要求 1、 准备阶段

2、 操作阶段

3、 总结阶段

十九、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教学要求 1. 创设真实的情景,提出问题

2. 提出猜想与假设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 交流与合作

二十、物理概念的特点

1. 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想结合的产物

2. 大量的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 3. 物理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二十一、前概念的典型特征

1. 广泛性

2. 顽固性

3. 迁移性

4. 共存性

5. 情境性

二十二、重点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 1. 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 2. 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

3. 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4. 了解概念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5. 学会运用物理概念

3

二十三、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

1. 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景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 3. 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

二十四、物理规律的特点

1. 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中诸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2. 物理规律是观察与实验、思维与想象想结合的产物 3. 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二十五、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1. 明确物理规律研究的主题,以及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和科学方法

2. 明确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3. 明确物理规律运用的条件和范围

4. 明确物理规律与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5. 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十六、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

1( 创设物理情景,形成科学问题

2( 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构建

3( 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

4( 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十七、物理练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1. 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活化基础知识,加深和拓展物理知识 2. 能够促进学生技能、能力的发展

3. 能够启发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4. 是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

二十八、常见的物理练习形式

1. 判断、选择练习

2. 思考问题联系

3. 实验设计练习

4. 推理论证练习

5. 计算问题联系

二十九、解答物理计算题的基本程序

1. 读审题目,描述物理图景

2. 分析物理过程与状态,建立物理模型 3. 选择五里规律,建立物理方程

4. 进行数学推演,求解问题

5. 讨论和反思

4

三十、练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1. 要有计划性、目的性和连贯性 2. 要精心选编练习题目

3. 要交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因

材施教。

三十一、习题课教学的基本程序 1. 复习相关知识

2. 教师示范讲授或组织学生讨论 3. 学生独立练习或合作学习 4. 反思和总结

三十二、物理复习的意义

1. 巩固知识,减少遗忘

2. 系统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结构 3. 总结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能力

三十三、复习的种类

1. 平时复习 引入新课的复习

巩固新课的复习

课后复习 2. 阶段复习

3. 总复习

三十四、物理复习教学的方法 1. 系统归纳总结的方法

2. 练习复习法

3. 实验复习法

三十五、实践活动的特点

1. 内容丰富多彩

2. 形式灵活多样

3. 学生有自主性和独立性 三十六、实践活动的作用

1.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开阔视野

2.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十七、实践活动的组织要求 1. 活动的组织要有计划性 2. 活动的参与应符合资源的原则 3. 活动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实际 4. 教师应为活动提供物质上、组织上的保障

5

三十八、课题研究的目的

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十九、课题研究的特点

1. 课题的选择偶创造性

2. 课题的内容体现综合性

3. 课题的研究过程体现研究性 4. 课题研究体现学习方式的综合性 5. 课题的评价重视过程和体验

四十、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

1. 学生个体的研究形式

2. 小组合作的研究形式

3. 集体研究形式

四十一、课题研究的指导

1. 指导学生选择课题和设计 2. 指导学生准备课题实施

3. 指导课题实施过程

4. 指导课题研究总结

四十二、评价按用途可分为: 1. 选拔性评价

2. 水平性评价

3. 形成性评价

4. 诊断性评价

四十三、物理测验的评价指标 1. 信度——可靠性指标

2. 效度——准确性指标

3. 难度——每个试题的难易程度 4. 区分度——每个试题将考生的水平区分开来的程度

四十四、常见的评价方法

1. 观察法

2. 问卷法

3. 成长记录法

4. 测验法

5. 日常即时性评价

6

四十五、物理测验的准备过程

1. 确定测验目的

2. 制定编题计划

3. 确定试题的形式

4. 选编题目

5. 集合成测验试卷

6. 将测验科学化、标准化

四十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习惯包括:

1.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动手实验的习惯

2. 爱护仪器、设备,节约器材,遵守操作规则的习惯

3. 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的习惯

4. 探索知识,勇于实践,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5. 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习惯

四十七、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 在内容的选择上,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出发,由单纯注重物理知识转

变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并重。 2( 在内容的组织方式上,虽然围绕三个核心科学概念选取和组织物理知识,但

知识结构比较松散,注重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3( 在对知识的要求上,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注重对知识的定

性理解和实际应用,在定量计算方面则降低了要求。

四十八、高中阶段物理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 知识范围广,既包括经典物理中的核心内容,又包括近、现代物理知识和观

念。

2. 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进一步增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

高要求。

3. 突出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4.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科学探究要素的基础上,对科学探

究及物理实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7

名词解释:

1. 物理学——是探究物理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 2. 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

社会问题的能力。

4. 科学精神包括——求真精神、理性精神、求实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 5. 物理创新思维的基本特点——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

6. 内容标准是物理课程标准的主体,规定了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

7.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在时间中建立的相对稳定

的教学过程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

8.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工作方式方法,

同时也对应着学生的学习方法。

9.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

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 10. 概念转变——即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实现对原来的错误认识的纠

正或对原有低层次认识的发展。

11. 图示策略——即将头脑中的思维状态或思维过程用直观的图表达出来,以促

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清晰解决问题思路的教学策略。 12. 物理教学资源——是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用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

条件的总称。

13. 物理概念——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排除片面的、

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一类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和概

括而成的。

14.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业已存在着一

定的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我们统称为前概念,它们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15. 物理教学评价——就是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学生学习的成就、

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序给与数量或质性的描述,并作出科学的判断。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