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霞
【摘 要】《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是海明威在1929年发表的一部巨作,同时也标志着海明威的艺术及思想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而这篇长篇小说作为海明威对战争的经验及思考,同时也是在其所有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写作最为细致的一部,尤其是他所阐述的反战主题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本文将从描写人物、事件、景物等方面来深入探讨一下海明威所表达的反战主题。 【期刊名称】《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00)003 【总页数】3页(P93-95) 【关键词】永别;武器;战争;反战 【作 者】贾霞
【作者单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07.4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中所突出的主题非常深刻及鲜明,因为海明威亲身经历了战争,所以也亲眼目睹了因为战争而带给人们的苦难。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将反战主题刻画的很深入,同时也对全世界很多人在思想上起到引导作用,使他们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及地球这个大家园。在这部小说中主要是对主人公凯瑟琳及亨利的悲惨命运进行描述,同时将热爱和平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这部小说的
叙事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欧洲两个帝国所开启的战争,海明威作为参战人员,人们因战争而遭遇的一切苦难他都有深刻的体会,并且存在着强烈的反战情绪,在其小说中很多细节的描写中都有所体现。
通过应用景物的描写来营造整篇文章的氛围是大部分作者会运用的写作方式,而在这部小说里面,海明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成功把当时战争的混乱及人们生活的萧条准确地表达了出来。而景物描写中也包含了贯彻全文景物的描写与哀伤景物的描写,下面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海明威是如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反战主题的。 (一)贯穿全文的景物
在这部小说的写作手法中,海明威应用了冰山原理来写作,也就是对人、天及地的描写中应用一些有象征意义的描写手法,将反战主题有效地突显出来。
1.小说中出现的“地”其实是指的地点。小说中对很多地点进行了描述,比如小说中常出现的低地、平原、城镇及村庄,尤其对低地及平原的描写特别多[1]。对这些地点的描写中,多伴随死亡及哭喊声,却在描写瑞士高原及阿布撸齐的时候手法较为优美。而两处进行对比,能将人们渴望和平,厌恶战争的心情体现出来,也进一步使反战主题突显出来。
2.在小说中“天”是指天气的不断变化。而小说中海明威所塑造出的天气形象也是变化多端,令人无从揣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在战争中,每个人的生命都不能够预测,永远都无从知道你是否会成为战争中的牺牲品[2]。小说在描写风、雪、雨、雾的时候基本是穿插进行,在天气较恶劣的环境中可能会有几种气象同时并行,而在这部小说中描写最多的是“雨”。在小说中“雨”的出现频率最高,因为它每次出现后紧接着就会出现死亡或者灾难,给人们带去的永远是噩耗。而且小说从开篇到篇尾,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基本上是贯穿全文,这也成为整篇小说中情感的基调。在雨中,部队不断败退,血流成河,主人公亨利在雨中缓缓撤退,滑落的雨中有对女友无尽的思念[3],而女主人公凯瑟琳因难产而死时也是在雨中发生,
这些悲惨的情节均在雨中发生,也暗示人们:雨是灾难的象征,同时也是噩运的前兆。像战败、死亡、战乱及困难这一系列的消极因素均与雨相结合,所以在这篇小说中,雨成为了不详的征兆,它所代表的就是死神的角色。对“雨”的刻画,能使海明威小说反战主题很好地突显出来。
3.在每一部小说中“人”是不可缺少的组成因素,能将小说主题很好地反映出来。而在《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中,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致,尤其是对形色各异的人的刻画上,海明威用了很多描写手法。在他笔下,那些人物形象都很悲剧。因为战争,让他们经历了很多折磨与苦痛,最终下场十分悲惨[4]。如尉官雷纳蒂,虽然在混乱的战争中积极地救人,不过到小说的最后却只能被疾病所折磨,这使得战争中的悲惨氛围加剧。还有女主人公凯瑟琳小姐,她美丽大方,善良勇敢,在小说中是纯洁女神的形象,不过到最后,她却在一个下雨夜因为难产而离开了。这种反差在很大程度上使读者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也对海明威所表达的反战主题极为认可。
(二)哀伤景物
海明威在小说开篇应用了非常忧伤的文笔对景物色调进行了描写。比如:“当秋天一到,秋雨连绵不断,栗树上的叶儿都被雨水打落下来[5],就只剩下赤裸裸的树枝和被雨打成黑黝黝的树干,葡萄园中的枝叶也很稀疏光秃; 乡间样样东西都是湿漉漉的,都是褐色的,触目秋意萧索。”“绵绵细雨下个不停,随着冬季的来临,霍乱也跟着雨来了,不过当局设法防止,所以到末了军队里只死了七千人。”这两段文字中的力道很足,在描写中将战争对家园的毁灭道出,人们因此失去了生存的地方,所有的生命之源看上去都没有生机,一切都是那么灰暗,让人找寻不到希望的光源。文中在描写尘土时,让人感觉战争如尘土般,遮住了天空,好像就呈现在眼前一般,使人极为反感[6]。虽然看上去只是简单的环境描写,但是在剖析后会发现,这些哀伤景物的描写中,有强烈的反战情绪存在。
海明威在人物及时间的描写中应用了很多手法来突显反战主题,基本从士兵厌战情绪及主人公凯瑟琳及亨利的命运来描写。 (一)士兵厌战情绪
因为海明威有亲身经历,所以对战争非常厌恶。尤其在独白中有很强的体现。比如:“我每逢听见人家提起神圣、光荣、牺牲和徒劳这些字眼,总觉得不好意思。”在小说中,海明威应用窥斑知豹的写作方式对士兵厌战的情绪进行描述,以此将反战主题突显出来[7]。而在海明威笔下,有很多士兵都有厌战情绪,对于战争他们极度憎恨,还不断地咒骂军官,以此期望能早早结束战争,回到家乡。有一些士兵想回家的愿望强烈,甚至因此做逃兵,逃离战场。在小说中,海明威在描写主人公亨利的时候,先让他受伤,等伤养好后再逃避战争,在这个描写中也表现出海明威的强烈厌战情绪。在男女主人公逃向瑞士的路途中,人们了解了男主人公亨利的身份后仍协助他们逃走,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人们的反战思想表现了出来。而在卡波雷托的大撤退中,在描写士兵时海明威更多的是将士兵的反战情绪表现出来[8]。从士兵反复高喊“我们要回家”,以及被军官问是哪个旅时,高喊“和平旅”中可感觉到士兵对和平的渴望,他们厌倦军官以及战争。而剖析士兵的反战情绪,能使小说中的反战主题进一步体现出来。 (二)男女主人公凄美的爱情
最开始男女主人公对待这段感情的态度都不够真诚,甚至有些游戏的性质,但是慢慢的他们还是真心相爱了[9]。其转变点是亨利在米兰医院中进行治疗时,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及人群中,凯瑟琳慢慢走进亨利心中,而他们的美丽爱情之路也开始启程。在后来越来越多的相处中,亨利觉得自己越来越不能离开凯瑟琳。在一个军队大撤退的雨夜中,亨利思念凯瑟琳的心情越来越强烈,即使晚上做梦都希望凯瑟琳能在身边。而这种热烈的感情超越了所有的力量,所以即使在进行枪决时,亨利仍选择逃跑。他能背叛战争,但是与凯瑟琳的美好爱情决不能背叛,虽然到最后
他们的爱情还是在这场战争中陨落,因为凯瑟琳难产而死。海明威在小说结尾处描述凯瑟琳难产而死时,尽管描写手法及语言十分平淡,却让读者的心情非常澎湃[10]。如果不是因为战争的残酷,凯瑟琳也不会因此死亡,而男主人公亨利的人生也不会那么悲惨。所有的悲剧都是因为战争所导致的,战争是万恶的源头,因此读者在阅读后厌恶战争的情绪越发激烈,同时也能够将小说中所表现的反战主题有效升华。
综上所述,在海明威的这部小说《永别了,武器》的各个细节部分中都能剖析出海明威所要体现的反战主题。战争作为人类的一个噩梦,不仅将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希望无情的摧毁,还会让我们备感迷茫。战争所带给人们的心灵创伤是极难治愈的,而留给人们的阴影也许会陪伴其一生。这部《永别了,武器》主要是对海明威的人生写照,海明威应用多种描写方式将他内心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思考表达出来。所以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篇凄美爱情的小说,更多是作为一部反战小说,引人深思。因为男女主人公爱情的陨落是战争而导致,将其作为线索,将人们厌恶战争的情绪表现出来,使反战主题能不断深化,同时也展现出了作者对和平的极度渴望。
【相关文献】
[1] 周晔.“隐秀”美学风格之传译——以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汉译为例[J]. 外国语文,2013,(2):115-119.
[2] 常文梅.评析《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的反战主题[J].名作欣赏,2013,(6):80-81+84.
[3] 张仁霞,戴桂玉. 语料库检索分析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应用——以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为例[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12):34-38.
[4] 王平.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反战主题探讨[J].长城,2013,(5):66-67. [5] 么会玉,宋敏. 反战与爱情——《永别了,武器》主题解析[J].长城,2011,(2):146-147.
[6] 王江,邹理. 致命之伤:《永别了,武器》中的创伤主题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2012,(6):186-188.
[7] 李红.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赏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7):103-104. [8] 梁彩群.人性的摧残 和平的渴望——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主题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4,(12):16-18.
[9] 孙致礼,周晔.交织在叙述语言中的战争与爱情——海明威《永别了,武器》重译有感[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6):39-42.
[10] 杨美英.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悲剧性——海明威文化心理结构的意映[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87-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